×

邢台人文 邢台皮毛 西北留皮毛 西北留人文

邢台皮毛行业发展简史

幻于人间 幻于人间 发表于2015-10-21 09:07:15 浏览315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顺德府(即现在的邢台市)早在明朝万历年间,这里的皮毛业就开始兴起,并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皮毛交易中心,成为皮毛集散地。它所生产的轻裘皮装以产9f6ad2831eff0b99c8895a5d865d3d1b_202305031683080894178155.jpg品优良而闻名于国内外,每逢皮毛购销旺季,国内外皮商云集顺德府,交易繁忙,盛况空前,每年内外销成交总额可达一仟五百多万两白银。其中熟皮货成交总额常在二、三百万两白银以上。一业昌盛,百业兴旺,皮毛行业的发展,活跃了经济,繁荣了市场,促进了邢台整个工商业的发展。邢台在历史上是河北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为沟通全国各地的物资交流,起到了枢纽作用。

邢台皮毛行业虽然历史悠久,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受政局的影响,也曾几经兴衰。为了如实地反映邢台皮毛行业的历史沿革,在撰稿过程中,我们在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曾邀请了世居邢台的原工商界中的一些知名人士进行了座谈,收集到一些宝贵资料,同时并深入到农村、街道走访了一些当年从事皮毛的经营者和知情人。但由于天长日久,当年直接经营皮毛者已大部去世,健在的知情老人也屈指可数,有关皮毛业的历史资料史无文献可查。因此,本文对邢台皮毛行业历史沿革只是概况的叙述,既不全面,更欠深刻,仅供研究邢台经济史参考。

一、皮毛集散市场的形成

  1、熟皮作坊的产生

顺德府熟皮手工业起始于何年,因无历史记我,无法考证。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百姓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贫困生活,终日辛苦而不得温饱。为了摆脱这种奴役之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顺德府西南乡一带的居民最早办起了家庭熟皮手工业。比较集中的有前留家庄、后留家庄、西北留、中留和王村,号称“四留一王村”。其它村庄如李村、邓家庄、羊范、路村等。他们多数是以种田为主,兼营熟皮,以补充家庭生活的经济来源。全家成员按男女分工劳动,男人熟皮,女人裁剪缝制皮衣。经过长期实践,熟皮技艺日益娴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熟出的皮货绒毛通硕,光泽洁白,皮板柔软,平光似缎,轻暖宜人,以产品优良而闻名于国内外。熟皮上市后,中外皮商争相购买。熟皮业利润很高,获利约为成本的三倍左右。农民们看到热皮行业有利可图,能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使生活逐渐富裕起宋。因此,他们坚持常年加工,并世代相传,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颇受中外皮商的欢迎。至此,农民兼熟皮手工业者日益增多。当时在顺德府西南乡农村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门头禅:“顺德府西南乡,四留一王村,熟皮最养人,学会皮手艺,终身不受贫。”说明了这一带农民对熟皮这个致富门路的向往,也是顺德有熟皮手工业能够发展的原因。

顺德府熟皮作坊产生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于西南乡居民制作热皮有利可获,亲身体会到搞熟皮手工业比单纯务农容易发家致富,就逐步由家庭副业熟皮转化为经营性的熟皮作坊。

2、生皮店的产生

昔日的顺德府和现在的邢台市截然不同。那时,西部是荒山秃岭和丘陵地区,完全是靠天吃饭的旱田,粮食产量很低,风调雨顺的正常年景,亩产也只是秋三麦二(斗)。遇上旱涝之年,便是颗粒不收。农民们虽然勤劳耕种,但终年不得温饱。为了谋求生活出路,他们在农闲季节(冬春两季)就外出贩运生皮,经营皮毛商业,以维持全家生活。因此,流传有“农夫税多常辛苦,弃业宁愿贩皮翁”的说法。

由于熟皮手工业的发展,需要的生皮原料日益增多,而邢台所产皮毛数量很小,远不能满足熟皮生产的需要,大量的生皮原料要从省外盛产皮毛的地区购进,皮贩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随着皮贩商的增多和外地皮毛的大量流入,皮毛交易市场日趋活跃。代客成交收取佣金(手续费)为主要经营方式的生皮店也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皮店的经营者多数是七里河南北两岸附近农村里长途贩运皮毛的农民,他们当中的经营有方,赚钱有术者,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发财致富,就利用白己经营中积累的资金,进城开设皮店,或者与人合资经营。生皮店的产生,为熟皮作坊的生存、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为皮毛市场的繁荣和兴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是皮毛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3、熟皮行的产生

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熟皮作坊家数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熟皮产量也相应提高,制作的熟皮要有专门的行店进行销售,从而产生了熟皮行(即熟皮店)。熟皮行的产生为熟皮作坊的业务活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熟皮作坊的熟货产品都交给熟皮行,由熟皮行代办成交,销往全国各地。由于当时政府的腐败无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被迫实行门户开放。外商洋行不断来顺德府收购熟皮货,外商来顺德府收购熟贷都是经熟皮行订货成交,然后转运到上海、天津出口。由子皮毛内贸、外贸业务的不断扩大。促进了熟皮行的发展

生皮店、熟皮行、熟皮作坊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外皮毛客商提供了收购、销售生熟皮货的交易市场,形成了全国著名的皮毛集散地。民国十五年(1927年),北洋军阀连年混战,为适应制做军鞋和其它皮制军用品的需要,制革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二、皮毛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

  生皮店、熟皮行、熟皮作坊三者在经济上和业务上联系密切,是相互依赖和互为依存的关系。熟皮作坊制作的熟皮产品,由熟皮行代办成交,销给中外客商,而熟皮行就是依靠皮毛作坊供给的货源或代为成交提取酬金,或自购自销,从中牟利。熟皮作坊在生产旺季,购进生皮缺乏资金时,就向熟皮行贷款,熟皮行将款直接拨到生皮店。生皮店为了保证热皮作坊所需原料的供应和外地皮商的需求,积极扩大业务,组织货源,使企业得到发展。总之,熟皮作坊将产品交熟皮行销售,熟皮行反过来又贷款支持熟皮作坊的生产,生皮店供给熟皮作坊所需生产原料。如此循环往复,互为依存,共同分利。三者之间的经济联系极为密切,形成了皮毛商品经济不可分割的整个体系。

三、皮毛业的沿革及兴衰

  1、明、清时期皮毛行业状况

在漫长而又黑暗的封建社会,无数的劳苦大众在自家荒凉的土地上终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牛马生活,一年到头,辛勤劳动,却终日不得温饱。再加上当时官僚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朗、多如牛毛的税收和敲榨勒索,致使广大农民的生活苦如黄连。他们为了谋求生活出路,有的办起了家庭熟皮手工业,以种田为主兼熟皮制作。到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由于统治阶级朝政腐败,赋役繁苛,农民无法再继续生活下去,纷纷起来反抗,起义斗争日益激烈,声势也逐渐扩大。统治阶级为了平息斗争浪潮,挽救其政治危机,达到长久统治的目的,于万历九年(1581)推


行了一条鞭法,使赋役制度发生了变革。从此,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离开土地,从事手工业加工或进城开办工商业。

  根据西南乡居民所谈到的情况,明朝万历年间,在南关牛市街和羊市街,已有了生熟皮货市场。并有皮货经纪人与买卖双方协商议价,公平交易。到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由于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不断增多,城市人口也逐渐增加,市场比从前也更加繁荣。商人的经营活动范围也在日趋扩大,为顺德府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尤其,皮货行业,发展很快。清朝末年,邢台西北留村路老玉,最早在羊市街开设了皮店,号称同慎和皮店和同顺和皮店。以后又有人相继开设了万顺皮店、福泰皮店、广泰皮店、永茂昌、永茂盛皮店、同盛皮店、德益皮店、德昌皮店、永太兴皮店、兴泰隆皮店等,号称十大皮店,都有百余年的经营历史。清末时期,顺德府的生皮店就有了三十多家。

清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德商洋行开始来顺德府收购生皮,运回转销欧美各国,获利很多。此后,美商的新泰兴洋行、和平洋行相继来华收购生皮,并扩大收购灰鼠皮、貂皮、猞猁皮、扫雪皮等珍贵皮毛。当时顺德府皮毛市场是生意兴隆,购销两旺,每年皮毛贸易额约达一千二百多万两白银之巨,是皮毛行业的兴盛时期。

2、民国年问到日寇侵华时期皮毛的状况

进入民国年间,由于京汉铁路的建成和通车(1903),沟通了南北商品的流通,为外商洋行来华购买皮货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随着国内外皮商来顺德府做买卖的日益增多,以代客储存转运商品为主的货栈业也得到了发展,最早在车站附近开设的货钱有宝丰货栈、顺丰货栈、德丰货栈和同丰货栈等四家。货栈的业务人员经常去皮店联系储运业务,从打捆包装到装车,服务到底,对货主极为方便。

民国初年,顺德府皮毛业较请朝末年又有发展,羊市街生皮店由清末的三、四十家发展到了四、五十家,并日益趋向兴盛。民国六年发大水,店铺全部被淹,各街居民的房屋绝大部分倒塌,羊市街除了苗家大院,杨家大院、张家大院外,居民的房产都先后卖给了羊市街各家皮店。民国六年以后,紧连羊市街的南北的东西羊市道,也发展成为皮毛一条街,形成了顺德府皮毛商业集中区。

民国三至七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由于战争的影响,外贸生意萧条,洋庄货滞销,生皮店受到了较重的打击,多数皮店亏损赔钱,经营内销货者相对还比较稳定。民国九年,旱灾严重,颗粒不收,霍乱病流行,居民死亡相当严重,所有店铺绝大部分关门产业,市场很不景气。皮毛行的业务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从民国十年(1921年)起,世界战局日趋缓和,白俄商人、美商古宝才洋行、古宝才兄弟洋行和英商怡和洋行又相继来顺德府购买生皮。由于西欧各国遭受战争的影响,在经济上受到了巨大损失,市场购实力正处于恢复时期,顺德府皮店的业务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形势很不稳定。特别是经销洋庄货,皮店的业务情况更是随着外商收购量的趋减而时好时坏。

民国十四年至十六年,军阀混战,铁蹄蹂躏,皮毛行业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肆意掠夺和敲榨勒素。因此,大伤元气,一蹶不振,整个皮毛行业陷于残淡经营,朝不保夕的困境。民国十六年至民国二十七年,洋庄货在国外畅销,价格上涨。美商“古宝才”洋行(俄科秋林美籍犹太商人)又来到顺德府大量收购皮货。因此,皮毛市场又日趋活跃,生皮店迅速增加,熟皮店增加到十余户。随着皮毛外销形势的日益好转,顺德府的皮毛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到民国十八年,生皮店增加到了七十二户,熟皮店增加到了十五户,当时,外销的洋庄皮货占整个皮毛成交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整个皮毛行业交易繁忙,生意兴隆,内销、外贸两旺,是历史上最兴盛时期。当时政府每摊派的各种费用款,皮毛行业就负担百分之七十左右,素有“皮大邢台皮毛行业发展简史头”之称。这就充分说明了顺德府皮毛行业的经济实力地位。另外,皮毛行还有很重的捐税负担,顺德府的皮毛捐税在民国十年前由政府参事会和议事会征收,后来改为皮毛公会征收,各皮店每隔十天到皮毛公会登记一次应交税款数,用款时再到皮店支付。民国十年后,捐税款实行了投标承包,谁的标额大谁承包,承包一年,须交政府皮毛牙税七千五百元,交八厘学捐税五干元,还有其它名目的附加税收。承包者一般情况是赚钱,很少赔钱。这样就大大加承了皮店的经济负担。民国十七,十八年,杨老珍承包皮毛捐税后,由于他进一步扩大的税额,暴征暴敛,激起了皮店、熟皮行和熟皮作坊的反抗,约有三分之一的皮店于民国十九年纷纷迁往沙河西北留村和武安一带,待续几个月后,部分税收得到了减免,于当年底皮店又都搬回城里,这次抗税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到民国二十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外汇跌价,洋庄货滞销,外商极力压低收购皮货价格,生皮店经营上出现困难,不少皮店因为亏损而先后垮台。民国二十一年就有七十来户生皮店停业。由于熟货不受外商的掌握和控制,经营熟皮店的则较为稳定。

民国二十三年以后如外汇涨价,皮货杨销,外商洋行又重新来顺德府收购皮毛,皮毛行业逐渐活跃起来。原已关闭的皮店又恢复了营业,并增加了新户开业,顺德府皮毛行店每年的贸易总额可达一千五百多万两白银,其中熟皮行每年的贸易总额超过了二、三万两白银以上。从皮毛业的发展历史看,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顺德府的皮毛业也是较为兴盛的时期。

四、日伪统治时期的皮毛业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军队也趁机搜刮民脂民膏,加派税款,有些皮店和熟皮作坊被国民党军队抢劫一空,皮毛行业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日寇占领华北内地后,顺德府沦陷,皮毛市场横遭日伪蹂躏。皮毛货源断绝、销售渠道不通,业务联系范围缩小,陕甘宁山区是生皮货源基地,但进货须通过国民党占领区以及日伪统治沦陷区。生皮运输也有很多困难,再加上日伪统治区关卡林立,封锁严密,戒备森严,盘查严格。皇协军、便衣队到处敲榨勒索,抢劫物资。经营皮毛随时有被指为私通八路,行店被封闭的危险。顺德府的皮毛市场旧趋稠零。

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日本当局为了严格统制和掌握皮毛的生产经营,指定大仓洋行、满蒙洋行、蒙疆洋行,为日本驻邢台商行,成立了顺德府皮毛株式会社,并代理洋行收购皮张,对个别原皮行者,由皮毛株式会社发给执照,成立皮毛业组合,给日商收购皮毛。规定了凡是牛皮、羊皮、羊毛、棉花、线麻、钢铁、铅锡,都属于军用物资,个人不得经营,全部归皮毛株式会社和皮毛组合收钩。谁存有皮毛,限期交售给日商洋行,否则按私藏军用晶论处。当时都以大亏血本的洋行牌价卖出了。由于皮毛被指定为军用物资,日寇便衣特务就乘机敲榨勒索原皮行人员,想叫谁给钱,便衣就给谁写个纸条:“速将你存之皮货交比来,否则到宪兵队回话”。这个人就得赶快托人给送条的人送钱送礼,以了此案。皮行人有钱的跑往天津、北京、包头避难,没钱的都回老家种地,那时正是一九四二年,久旱无雨,寸草不长,为了活命,逃荒在外,流落四方,妻离子散.悲惨之极,把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顺德府皮毛行业彻底摧垮了。直到一九四五年邢台解放后才得以恢复。

五、顺德府三大庙会对皮毛市场的影晌

  邢台古城——顺德府,是直隶南三府之一,历史上的顺德府大街小巷,人嚷喧闹,车水马龙。市面上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自清末光绪年间京汉铁路通车后,运输畅通,南北物资来往不断,各行各业兴旺发达。顺德府经济的发达,市场的繁荣,与府城的“三大庙会”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三大庙会”对顺德对皮毛行业的发展和集散市场的形成,影响极大,起到了促进作用。

顺德府城里的“三大庙会”,第一个是五月十七日府城隍庙大会,会期六天,是顺德府药材大会,也是南北皮商定购皮货的时机。府城隍庙大会,会容盛大,热闹非凡。江南客商经铁路运来地方名产,推梢后换回皮货。有些客商也趁此机会到皮行或直接到熟皮作坊订购皮袄,通过商品交易,既括跃了市场、也扩大了顺德皮货的销路。

第二个是九月十五日县城隍庙大会,会期也是六天,是顺德府各行各业物资交流大会,也是熟皮向外发货的日期。江南客商在春季订购的皮货,九月十五大会就开始向江南发运,皮毛贸易开始进入旺季。

第三个是十月十八日顺德府火神庙大会,称为冬季物资交流大会,此时正是皮毛上市季节,是皮毛行业务最繁忙的时期,会上各地客商云集,交易盛况空前。这时,驻邢的外商洋行也开始对皮货大量收购,以备出口。大会期间是皮毛行业内购生皮,外销生皮和熟皮的大好季节,是皮货市场成交的黄金时期。

“三大庙会”促进了皮毛的物资交流,给皮货成交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对顺德府皮毛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皮毛行业的经营管理及业务活动

  生皮店、熟皮行、熟皮作坊、制革业四者构成了邢台整个皮毛行业,它们之间的业务联系甚为密切,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生产经营不断发展,熟皮技艺源远流长,是我国熟皮行业的发源之地,也是历史上皮毛的贸易中心。其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分划简述如下:

1、生皮店

①企业规模。从皮店的规模来看,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皮店一般拥有资金十五万元左右,从业人数有十六至二十人,发放皮贩五十余人。西北留皮毛邢台皮毛皮毛之乡西北留邢台皮毛发展史11.jpg占皮店总户数的10%,中等皮店有资金四、五万元,从业人员有十余人,发放皮贩三十余人,占皮店总户数70%,小皮店只有资金一、二万元,从业人员有五六人,发放皮贩二十余人,占皮店总户数20%。

②资金来源。生皮店的资金来源大体是三个方面。一是皮贩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了资金,独资开设皮店。例如崔路村刘学道贩皮积累资金,开设了七、八个生皮店。他经营有方,致力于皮毛业,七代人不分家,资金不分散,皮店兴盛,都具有百年的经营历史。二是皮贩开始合伙集资开设皮店,获利后又分成数家自营,由合资变为独资,这种情况为数最多。三是其它商业资本家投资开设皮店。例如,路村李文英投资开设了福泰德车马挽具皮条铺、福泰皮店、福泰李皮店、德玉皮店等好几家,都有百余年的经营历史。

③经营方式。生皮店大多数是代客成交为主要经营方式,也兼营部分自购自销。内外客商购买皮货,直接与生皮店协商议价。买卖成交后,皮店抽取佣金,抽取办法三是按成三破二,即一块大洋卖客出二分,外加八厘学捐费,买客出三分,外加一分二匣占地租(后来将一分二厘占地租改为牙纪捐,归地方政府征收)。除去上交八厘学捐费外,皮店可得五分佣金和一分二厘占地租。有时皮店也临时议价收购皮张,然后再加价转销出去,以谋取更多的利润。

  生皮店为了获得充足的资源,除了本身组织力量到产区收购皮货外,对从事长途贩运皮毛的皮贩在经济上也给予支持和扶助,到生皮上市季节他们贷款给皮贩,到皮毛产区收购各种兽皮。但这种贷款也是控制和剥削皮贩的一种手段。皮店发给皮贩的货款,是按七一二计算,即一块大洋按七钱、七钱一分,七钱二分三种发放办法,共事关系好,讲信用的按七钱贷款,共事关系差点,或对较生疏的皮贩按七钱一或七钱二贷款,到归还皮店时则按一块大洋六钱九分回收。这样,放款和收款一块大洋,就剥削皮贩一分、二分、三分。另外,皮贩还要按货款额再付给皮店六至八厘的利息。皮店的这种做法名义上是支持,实质上是剥创,而皮贩明知吃亏,但苦于缺乏资金,也只好忍受。

  ④进售渠道。顺德府的皮毛进货,多从陕、甘、宁及河南等地。皮贩到陕西的榆林、神目、安边、定边、绥德,收购摊二毛皮和绵羊皮、毛、绒;到甘肃的庆阳地区西风镇、清水县张家川、平凉、天水、兰州等地收购绵羊皮、山羊皮、羔皮,特别是西风镇出的皮毛最好,也最多;其次,还到武城、宁夏、伍仲、花马池、海源、固原等地区收购优质滩二毛皮。有的皮阪还到青海的西宁、皇源及包头、五原购买绵羊皮和二毛皮。老购买肚剥羔皮,他们则去山西榆次、晋城、长治和河南的清花、怀庄等地。皮贩到这些产地购买回来,交接

给皮店。也有的产地将皮货运到邢台,交给皮店代销,叫“飞来风”,这种情况很少。

皮货的销售分内梢和外贸。外贸出口的皮货,如狐皮、黄狼皮、肚剥羔皮、水牛皮、黄牛皮、山羊板皮及绵羊皮等生皮,直接运往上海、天津两个港口出口。另一部分(除去供给熟皮作坊的生皮)虎狼豹皮、猫狗兔皮以及肚剥羔皮、山羊板皮等则由北京、天津客商采购回去,经加工制成熟货(主要是皮褥子),多数又返回顺德府经熟皮行成交,销往国外。

⑤成交方法。客商进店以后,掌柜的或经纪人即招揽看货。皮店院内搭着天棚,两廊存放一般皮货,如:牛、马、驴、骡大皮,山羊皮、绵羊皮等。细毛货和珍贵皮毛都存放在避光黑暗的货房,以保持皮货色泽鲜艳。客商到货房看货,屋内黑暗看不清,可拿到院内明处看,根据皮货等级的差异和质量的优

劣,经纪人和买卖双方商定价格,协商价格的方法不是公开说,而是用手摸,即双方在袖子里用五个手指的变换作讨价还价的示意。如在夏天不穿长袖衣服,就用一张皮搭在两人手上摸手指,边摸边说这个整、这个零。通过互摸手指,确定价格之后,经纪人就公开说明这宗皮毛的成交价格,让帐房记帐。并高声喊道:xxx宝号,买xxx皮xx张,每张多钱,少记帐!一是为了招揽顾客,二是为了表示生意兴隆。

到买客住所和同行之间走访,掌握行情。每天业务终了,皮毛经纪人都要进行走访,探听行市,到买客的住处和皮店里,互通皮毛成交的行情,打听当日都是哪里来的客 商,买的什么货,买了多少。摸一下什么品种的皮货销路 快,什么品种的皮货销路慢,行情如何,以做到心中有数, 为研究次日的业务活动计划提供数据。

⑥价值计算。 在商品交换由以银两计价改为以货币计价以后,在一个 相当长的时期内皮店的业务成交仍以银两来计算。这是由于 时代的变迁和局势的动荡,货币价值极不稳定,折合银两计 算价值,能稳定皮毛业的经济,无论货币如何改变.其货币 折合纯银的经济价值却仍然如此(例如,一千块银元或法币 折合纯银690两)。所以,皮店的业务成交一直按纯银计算 价值。

⑦盘存结算。经营皮货,季节性较强,每年有淡、旺两季之分,生皮 店五至八月为淡季,八月至来年四月为旺季,每年三月二十 八日是防虫蚀日期,要雇人晒皮净店。生皮店中秋节后进入旺季,直到第二年春天,是销售皮货的最好季节。同时,也 是皮毛的盛产和收购时期。由于皮货产有有它的特殊性,不 同于其它行业,皮店的盘存结帐定为每年阴历七开初一为结 算年度(其它行业所盘存结算却是阴历年终),即结算企业 亏盈。俗称皮毛行业过年,休息半月,七月午五为开市大吉 之日。

⑧经营手段。 在旧社会做生意,同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能够在业 务竞争中取胜,使自己的企业得到发展,都非常往意经营手 段。从各皮店来看,都重视热情待客,服务周到。每年在皮 货顺销时期(特别是几个庙会期间)各地客商蜂拥而至,聚 集在皮店,洽谈生意。皮店柜房设有柜台、桌椅和饮茶用 具,备有茶水,客商来了,笑脸相迎,首先是热情让座,茶 水招待,对远来的客商大户还要设宴相请,酒席上即开始洽 谈生意,相互询问皮货的行情,以期达到成交的愿望,如谈 的顺利,便随时到柜内看皮货,谈价格,进行业务活动。

皮店一般都设有客房,小厨房,客商可以住店用餐,对 长期有业务往来的熟客,皮店还免费供餐,也可在小厨房自 做自吃,一切都非常方便。

2、熟皮行

熟皮行的业务活动和经营方式与生皮店大体相同。都是 依靠代客成交抽取佣金兼自购自销获得利润。熟皮行与熟皮 作坊的业务关系极为密切,他们互相利用,共同协作,情如 手足。使熟皮行与熟皮作坊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熟皮作仿的熟货产品,每年秋季交于熟皮行代办销售 (熟皮作坊有的自销)。销出货后,熟皮行提取佣金,然后 将熟皮作坊的借款收回结清,存入银号。到第二年春季开工 之前:熟皮作坊找生皮店购买生皮时,再向熟皮行借款行 息。熟皮行把款通过银号直接拨到生皮店,生皮店接到款后 如数供给熟皮作坊生皮货源,以保证热皮作坊的生产。熟皮 行贷款给熟皮作坊购买生皮和代客成交提取佣金,既支持了 熟皮作坊的生产,同时它本身也获得了高额利润。

熟皮行经营的熟货品种,多数是滩二毛皮伙和老羊皮袄,其销售分为内销和外销两种,主要是内销,约占90%以 上;外销数量很少。内销部分主要是上海、天津、北京等大 城市的皮货商来邢订货和收购(老羊皮袄),其次是南京、 苏州、杭州、汉口、运河两岸等地也都争相订购(滩二毛皮 袄)。外销部分数量相对较少。因为顺德府熟皮作坊的熟货 都是以土硝为原料制做的,容易反潮,外商不收。上海、天 津等几家热皮作坊是用化学原料熟制的,皮毛不易反溯,很 受外商欢迎。他们多数是把裁好的熟皮褥子运到顺德府熟皮 行推销,所以熟皮行外销的多数是外地加工的直毛货和一些珍贵皮毛。

熟皮行的业务每年也有淡、旺季节之分,一般是三至九月 为旺季,九至来年三月为淡季,其业务成交是用货币合纯 银来计算,或者收取汇票,通过银号转换成现金。

熟皮行从三月,一直到九月是销售熟货的最好季节,是 业务经营的兴盛时期,每年的贸易额约达二、三百万两自银 以上。熟皮行的企业规模,资金来源盘、存结帐,经营手段 等,大体上与生皮店的情况相同,这里就不再另作叙述。

另外,外商来邢购买皮货,有一种被称为“帮洋行”的人为他们服务。“帮洋行”都是原皮店亏损歇业的人员,他 们情通业务,粗通英语,受外国商人的短期雇佣,挣日工 钱。每天带领外商串店购买皮货。他们比在皮店当店员挣钱 要多。但是,干几天外商走了,这些“帮洋行”的人随之也 就失业了。

有的“帮洋行”还与外商达成协议,代收皮张,从中牟 利。例如,外商规定一张皮十元钱收购,“帮洋行”八元钱 能买到手,一张皮就可从中获取两元钱。但是这种机遇很 少,只是偶然而己。

七、银号钱庄的作用和熟皮行的关系

   银号钱庄在顺德府皮毛行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当时商品交换是以白银计算价值,巨额现款不但体积庞 大,而且非常沉重,长途携带甚为不便。在这种情况下,以 专门代客存款和发放贷款,并办理异地之间商品贷款的汇兑 为主要业务的银号钱庄,也应运而生。银号钱庄的业务活动,为外地客商和商品交流提供了方便。如外地皮毛商人和 外商洋行来顺德府购买熟货,一般是带汇票,他们来后,多 数都到熟皮行洽谈业务,成交后,熟皮行收取佣金,把汇票 交付银号存款。银号钱庄把汇票再转给百货庄、洋布庄、杂 货行、颜料行,他们持汇票可到北京、天津、上海、汉口 等地购货,运回销镶,用现金将所借银号的汇票本息还清, 使原来的汇票变成了现金这样,银号既获得了利息,也给予 了其它各行业的大力支持。总之,皮毛行业和银号钱庄在商 品流通中的作用,尤其是熟皮行的兴旺发达,不仅有力地支 持了熟皮作坊的生产,而且也促进了顺德府工商业的迅速发 展和整个市场的日益繁荣。

八、皮店内部人员情况及主资待遇

   生皮店、熟皮行从其内部来说,大致有这么几种人:

(1)东家(即投资人):有独资经营的.也有集资经 营的,他们只出资本,不管店内业务,是聘请精通业务的能 人(即掌柜的),替他们傲生意。

(2)掌柜的(即经理):一般可分为领事掌柜的, (有人身股,俗称人力掌拒的)和东家掌柜的(即出资本也 管业务,俗称自东自掌)。他们都精通皮毛业务,富有经营 管理经验。

(3)经纪人(皮行俗称大师兄):一般都有较高的业 务水平,熟悉皮毛的来源去路,能鉴别皮货的质量优劣。专 管皮商买卖双方的交易。

(4)学徒的(即店员):一般学徒期为四至五年。学 徒期间只是干些日常杂活,期满之后,掌柜的根据其能力和 表现另行分派工作。

生皮店,熟皮行都是每年结帐一次。如有盈余,即按钱 股(即东家的投资)和人股(掌柜的人力)进行分配。这样 东家、自东自掌者,领事掌柜的都可分到红利。其它人员除 学徒者外,也可拿到工资。如皮毛经纪人,每月挣二十至三 十块大洋不等。另外,皮店(行)年终结帐,如业务倩况 好,企业盈利多,掌柜的还多拿出一部分钱,按每个干的 好坏予以馈送,皮毛经纪人,一般可得七八十元,记帐先生 (即会计)、跑外的(即采购员)可得二十至三十元不等。

皮店(行)的店员生活极若,他们进店以后就开始了学 徒生活,学徒期一般定为四年,在学徒期间,只管吃饭,不 管穿衣,一年到头只能挣个四五吊钱(四吊钱为一元大洋),年终的馈送,学徒也没份。但工作非常劳累,生活极 其清苦。尽管如此,在旧社会想进皮店学徒也并非易事,还得 托亲求友找门路。学徒进店还必须有人介绍担保。当然,店 员也都有个期望,盼着熬过四年后,能得到掌柜的青睐,而 被提拔重用,并能步步登高。

八、熟皮作坊

  1、熟皮作坊的生产经管

顺德府城乡熟皮手工业的发展,为皮毛市场的繁荣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大小作坊逐渐增多并且日益壮大。据不完全 统计,在民国二十年的最盛时期,城关有五六十户,城西南 乡“四留一王村”及附近约有三百多户,共计有熟皮作坊四 百多个。当时的大户作坊雇佣人员五十至六十人,年熟皮量 在二至三千张以上,中等户作坊雇佣人员二十至三十人,年 熟皮量在一至二千张以上,小户作坊一般都是家庭手工业, 只有八至十人,年熟皮量仅有数百张左右。

熟皮作坊分为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独资经营约占20%,合资经营约占80%,其中绝大多数是家底熟皮手工 业。

熟皮作坊的生产季节性很强,每年的四至八月为熟皮季 节,它春天买、夏天熟、冬天卖,每年周转一次。虽比不上经营皮店获利纯厚,但其发展比较稳固。

2、熟皮制做的工艺流程

顺德府热皮作坊生产卷毛货较多(以羊皮为主),主要 产品有黑白二毛皮袄、山羊皮袄和老羊皮袄等。熟制直毛 货的技术人员较少,做的不多。熟皮作坊每年清明节后开工 生产,伏天是熟皮的最好季节,到八月十五日停止加工。由 于季节的限制,一年只干三四个月。

热皮的制法大致分为下缸、铲皮、洗皮、晒皮四个阶 段。下缸须有经验的缸头师付掌管,下缸前用皂荚水刷洗生 皮。然后,用一定比例的黄米面和土硝将生皮浸泡在缸内, 每天能动,以防止黄米面凝固成块。浸泡数日,捞出皮张, 铲去皮面的上残肉,再用皂荚水洗皮。然后把皮张伸展晒干, 就制成了熟皮。

3、熟皮作坊的行会组织及工资待遇

熟皮作坊的行业公会是这个行业的团体组织,由各皮 毛作坊推选会长一人和副会长二至人(俗称会首),下设 三四十名再由会长提名推选小会首若干人,每年于旧历五月 十三日,行业公会摆社(即摆宴席),制定一年一度的全行 业统一工资标准。例如:规定大袄身长四尺,女袄身长二 尺,做一件大袄挣工资七角四分。有时女袄活不好做,为了长 工资,外加两个馒头。如不加馒头,则按大袄工资计算。做 两个马褂顶一件大袄,也挣七角四分。

熟皮作坊按男女劳动各有分工,男劳动力一般负担水活 (即熟皮)和剪裁衣服,妇女包缝皮袄。男女劳动均按件记 工,多劳多得。由于熟皮工人〔俗称皮毛匠)的技术熟练程度不 同收人也有差距。有的一年挣七八十元:有的一年只挣三四 十元。妇女的工资收入就更低,每缝一件皮袄只挣八至十个 铜元。手工慢的,一天也做不了一件友袄。

作坊里的学徒工,工资极低,生活最苦,一年到头辛勤劳 功,只能勉强糊口。如学徒期限一般定为五年:第一年挣五 百钱;第二年挣一吊钱,第三年挣两吊钱;第四年挣四吊 钱,第五年师傅不准出师,还得再干一年。徒弟的工资由师 傅发给,作坊不出。作坊的规矩是干活挣钱,不干活没钱。 遇到阴雨连绵没活干不发工资,各自回家,另谋生活出路。 有的当泥瓦匠,有的拉洋车,还有的打短工,辛辛苦苦艰难 度口。

九、制革业的发展邢台皮毛行业发展简史

  邢台的制革手工业出现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到 x年逐步发展到了五十余家,其中大户十余家、中等户二十 余家,小户十余家。制革业的发展,与当时军阀割据,战争 频繁,军需皮革制品员急增有关。例如,布底军鞋供应不 足,就改用法兰皮做底制做军鞋。尹老亮于民国十五年最早 在西大街路北把原来经营的车马挽具皮条铺改为制革厂,生 产法兰皮,专供鞋铺做鞋底原料。他聘请了辛集、宁晋皮革 技师、传授技术,指导生产,店铺生意日益兴旺。后来,尹建 兴在牛市街水台又开设了老祥记皮厂。由于法兰皮的销路 日益扩大,经营者有利可图,相继又有祥聚德皮厂、义和隆皮厂等二十多家开业,到民国二十年以后,新开业的皮厂逐 渐增多,除了供应当地鞋铺原料用皮外,还供给其它各地鞋 铺原料。制革业得到了较抉的发展。

十、邢台解放后的皮毛行业

   一九四五年,邢台解放后,政府对皮毛行业的发展十分 关注,组织人员大力宣传发展皮毛行业的重要意义。召集羊 市街原皮行人员座谈,动员他们重操旧业,复兴和发展皮毛 生产,为振兴邢台的皮毛行业献计献策,使皮毛行业开始走向了复兴的道路。解放初期,羊市街已有十二三家皮店相继 开业。另外,还有五六家部队后勤生产部开办的皮店,到一 九五○年,时隔几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五十多家私营皮店 和数家国营皮店。邢台熟皮厂(当时属于军区生产合作社领 导)也建成投产。由于历史上皮毛行业在邢台的经济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政府对其发展极为关注和重视,制订了一系列 有利于皮毛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整个皮毛行业欣欣向荣。

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日益深入,到一九五五年,邢台所有的私营皮 毛行店都直接过渡到国营企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原皮毛 店的经营者也都成为国家公职人员。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 上,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不断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十年动乱”期间,邢台西南乡一带农村的家庭皮毛作 坊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进行批判。使农民赖以致富的家庭 手工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粉碎‘四人邦”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 的指引下,农村的经济改革逐步展开并日益深入。在改革 中,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勤劳致富的政策和措施。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邢台西南乡一带农村的广大农民 又重操旧业,家庭熟皮手工业开始兴起。他们家家有匠人,户户会熟皮,堪称是名符其实的“皮毛之乡”。近几年 来,光西南乡郊区的皮毛工业已发展到三十六个,家庭熟皮 作坊更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遍布了全区的各个村庄。 他们还集资开办了皮毛厂,成立了股金委员会,规定了集资 入股的章程,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这个现有职工三百人的社 办企业,就发展到了一百多万元的产值,年销售额达到了八 十多万元。每年上交税金近十四元万,厂获纯利(用于股金 分红)五万余元。生产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出口裘 皮服装和皮褥子,也盈得了省、地外贸的信誉,打入了国际 市场。

邢台皮毛厂(1972年熟皮厂改名为皮毛厂),近几 年来,积极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工艺,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 产效率。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各种先进机械设备,工艺先进, 产品新颖多样,综合发展的新型皮毛厂,主要产品有,绵羊 皮统,羔皮褥子,奶山羊皮和兔皮本色及染色出口服装、地 毯纱等。工业总产值达到了二百八十五万元,熟皮年产量提 高到了三十多万张,年产毛纱达一百三十多万吨。同时还不断 开发新的产品,特别是近期研制生产的仿红裘皮服装和草上 霜服装,质地好,皮板软,样式新颖,美观大方,仿染逼 真,分别获得了邢台市二三类新产品奖。远销美国、苏联、 西德、日本、荷兰、香港、丹麦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外 商的欢迎。

当前邢台皮毛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导, 集体经济为助手,个体经营为补充的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 营方式。合理配置,协调发展,各尽其长,各得其所的可喜 局面。在党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和国家、集 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指引下,邢台的皮毛行业必将得到进 一步发展,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附:顺德府生熟皮店 货源流向概况说明(内销)

天津客商——采购小毛羔生猾皮。

北京客商——采购狗、猫、狐直毛生皮,同时订购滩二毛皮 袄、小白二毛皮袄等熟货。

江南客商——采购滩二毛皮袄、小白二毛皮袄等其它珍贵熟皮。

江北客商——采购滩二毛皮袄、老羊皮袄等熟货,同时购买 各种生皮。

东北客商——采购老羊皮袄熟货,并购买各种生皮原料。

临清客商——采购黑白二毛生皮。

辛集客商——采购骡、马、牛、驴、老羊皮等生皮,加工制 革出售。

枣强、大营客商——采购狗、猫、兔、狐等直毛货生皮。

顺德府城关和西南乡“四留一王村”等村庄熟皮作坊, 购买滩二毛生皮、黑白二毛羔生皮、老羊生皮等加工


最新评论

访客